杭州开元寺牡丹
张祜〔唐代〕
浓艳初开小药栏,人人惆怅出长安。
风流却是钱塘寺,不踏红尘见牡丹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花栏里颜色艳丽的牡丹花初初开放,人们都想要出长安来观赏。
最令人沉醉的景色却是在钱塘寺,不踏入红尘之地就能见到颜色正好的牡丹。
注释
药栏:花栏。
简析
《杭州开元寺牡丹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首句写牡丹花在精致的药栏边初绽的浓艳景象;次句说人们都想出长安来观赏;后两句提到钱塘寺的牡丹,那里的人们无需踏入红尘喧嚣,就能欣赏到牡丹的美丽。整首诗以牡丹为线索,通过对比,展现了钱塘寺环境的清幽与牡丹的娇艳和诗人的赏爱之情。
张祜
张祜(hù)(792年-854年), 字承吉,唐代清河(今邢台市清河县)人,诗人。家世显赫,被人称作张公子,有“海内名士”之誉。早年曾寓居姑苏。长庆中,令狐楚表荐之,不报。辟诸侯府,为元稹排挤,遂至淮南寓居,爱丹阳曲阿地,隐居以终。张祜的一生,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。“故国三千里,深宫二十年”,张祜以是得名,《全唐诗》收录其349首诗歌。 351篇诗文 50条名句
代答闺梦还
张若虚〔唐代〕
关塞年华早,楼台别望违。
试衫著暖气,开镜觅春晖。
燕入窥罗幕,蜂来上画衣。
情催桃李艳,心寄管弦飞。
妆洗朝相待,风花暝不归。
梦魂何处入,寂寂掩重扉。
蝜蝂传
柳宗元〔唐代〕
蝜蝂者,善负小虫也。行遇物,辄持取,卬其首负之。背愈重,虽困剧不止也。其背甚涩,物积因不散,卒踬仆不能起。人或怜之,为去其负。苟能行,又持取如故。又好上高,极其力不已,至坠地死。
今世之嗜取者,遇货不避,以厚其室,不知为己累也,唯恐其不积。及其怠而踬也,黜弃之,迁徙之,亦以病矣。苟能起,又不艾。日思高其位,大其禄,而贪取滋甚,以近于危坠,观前之死亡,不知戒。虽其形魁然大者也,其名人也,而智则小虫也。亦足哀夫!